- 上一篇:频繁b超对宝宝有影响吗
- 下一篇:孩子生气哭要哄吗
手足口病检查项目
1、手足口病检查项目
1.1、血常规
白细胞的计数正常或降低,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的升高。
1.2、血生化检查
部分的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(ALT)、谷草转氨酶(AST)、肌酸激酶同工酶(CK-MB)升高,病情危重者可伴有肌钙蛋白(cTnI)、血糖升高。C反应蛋白一般不升高。乳酸水平升高。
1.3、血气分析
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、血氧饱和度下降,二氧化碳分压升高,酸中度。
1.4、脑脊液检查
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:外观清亮,压力增高,白细胞计数增多,多以单核细胞为主,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,糖和氯化物正常。
1.5、病原学检查
CoxA16、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。咽、气道分泌物、疱疹液、粪便阳性率较高。
1.6、血清学检查
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、EV71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。
2、手足口病是怎样引起的
2.1、病毒
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,很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,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,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,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,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,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,通过污染的食物,饮料,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,并在肠道增殖。
2.2、免疫力
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,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,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,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,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,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。
2.3、口蹄疫病毒
属于小RNA病毒科,现称为口疱病毒(aphoviruses),呈球状颗粒,直径为22~30nm,有7种不同的血清型:即A,O,C,SATI,SATZ,SAT3 和亚洲-1型,至少有63个亚型,各流行区的型别分布有所不同,各型间无交叉免疫作用,从人类分离到的几乎都是O型,偶有C型,传染源是患口蹄疫的动物,患病动物的血液,皮肤黏膜分泌物,唾液,尿粪,乳汁均带有病毒。
3、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
急性起病,潜伏期3-5天,有低热、全身不适、腹痛等前驱症。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,手、足出现斑丘疹、疱疹,初起为斑丘疹,后转变为疱疹,圆形或椭圆形,约3-7mm如米粒大小,较水痘皮疹为小,质地较硬,周围有红晕。
除了手足口外,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,偶尔看到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,数天后干涸、消退,皮疹无瘙痒,无疼痛感。
个别小孩可出现泛发性丘疹、水疱,伴发无菌性脑膜炎、脑炎、心肌炎等。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头痛等症状。
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。全病程约5-10天,多数可自愈,预后良好,无后遗症。
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播的
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。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,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。唾液、疱疹液、粪便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帕、玩具餐具及床上用品、内衣等,通过日常接触传播,也是可以经口传播。
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该病传播方式多样,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。饮用或食用被污染过的水和食物。常见托儿所或是公共场所人群密切接触传播。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、毛巾、玩具等物品。
婴幼儿喜欢把手或是玩具等放到嘴里撕咬,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,小儿不懂分辨,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。有的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,回家之后不吸收就吃东西,这样就会慢慢的行横手足口病的病症呢。
手足口病如何预防
1、饭前便后洗手
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饭前便后、外出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等给孩子洗手。家长替孩子更换尿布、处理孩子粪便后均要洗手。家长也可能是携带病毒的载体(只不过成人没发病而已),所以,在抱孩子之前应该洗手。
2、婴儿用品消毒
婴幼儿使用的奶瓶、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;玩具应定期清洗、消毒,并避免幼儿将其放入口中咬弄。
3、饮食干净
不要让孩子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。为孩子准备食物时,请将食物彻底清洗干净,并加热煮熟。尽量不给孩子食用剩饭剩菜,不要将蛋糕、饼干等食品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。宝宝的饮食宜清淡,少吃油腻、燥热、难消化的食物,多吃蔬菜水果,以免肠胃”疲劳“。
4、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
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,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。